从本月起,全国铁路实行了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,中欧班列增至93条。今年前三季度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。其中,中欧班列(西安)的开行量超过四分之一。
一声鸣笛,满载着新能源汽车和机械设备的这趟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,今年中欧班列(西安)开行已经超过了4000列。
从2013年第1列中欧班列开行,整整花费了7年时间,才开行了4000列。但是现在只用了9个月,4000列完成了。
今年前三季度,中欧班列(西安)开行达到4041列,同比增长33.4%。西安到杜伊斯堡这条线路上,中欧班列从之前的每周“两去一回”增加到“四去三回”,成为全国开行密度最 大的全程时刻表班列。
物流成本降低 作业流程优化
4个月前,西安铁路部门、海关和运输平台公司等7家相关单位的员工组成小分队,展开了一场调研,目的是看看哪里还有不断提效的空间。
通过为正面吊加装精密称重装置,集装箱称重与落箱两个环节被合并在了一起。改善了曾经排长队称重的环节。龙门吊不再负责称重,可以踏踏实实吊班列,曾经排过160分钟的环节被缩短到5分钟。
从集装箱卡车进站、落箱到平板车的调度,再到班列的装卸、检车,通过各环节的改善,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同时,作业流程也得到了优化。
货物集结时间从原来的7天左右缩短到3天左右,货物的进站作业时间从原来将近900分钟缩短到300分钟左右。
短短几个月,中欧班列(西安)的货物集结和作业效率获得了极大提升。
信息互联互通
让中欧班列跑出“加速度”
大家发现在货物上班列之前,需要提报7次关务手续,信息重复率很高。为了优化流程,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新上线了“一单多报”系统,数据“跑路”替代了货物“跑路”,节约了办理关务的时间。
稳定的运输时间、越来越便利的通关流程和综合成本的不断降低,让中欧班列“集结”效益持续显现,不少沿线国家开始主动对接合作。
“钢铁驼队”正铺展
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画卷
如今,中欧班列(西安)已常态化运行18条国际干线,实现了亚欧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。只要7天,哈萨克斯坦进口的粮油就能抵达西安,“变身”油泼面端上市民餐桌。
从“驼铃相闻”到班列飞驰,从立柱架梁到联通万里,这支“钢铁驼队”正加速铺展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壮美画卷。
陕西远韬将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效率,降低物流服务成本,提高客户服务质量。借助高效的中欧班列大通道,不断助力中外贸易蓬勃发展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壮美画卷添砖加瓦!